教师发展
弹奏“三情”动人曲
曹津源[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226400] “亲情”、“友情”、“故土情”是千百年来的永恒主题。人的一生及其涉及的自然和社会是内容十分丰富的时空领域,也是时刻发生着碰撞、感悟和积淀的感情世界。于是,在古今中外优秀作品里,总是弹奏着这“三情”的动人曲。跨入21世纪的门槛,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也日趋多元化,处在这种大背景下的中学生怎样讴歌故土情,谱写亲情篇,高唱“友情”曲呢?方法有四: 一、切口要巧。幸福美满的家庭都有“亲情”,真诚相处的同学都有“友情”,受过一方水土滋养的人们都有“故土情”,但“情”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每个中学生都是特定的“这一个”,他的情感世界必然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这就要求我们在构思时化大为小,以小见大,设计巧妙的切入口,体现出“人有我小,人小我巧”的特色。例如《散步》写家庭生活,表现“亲情”,但文章并未铺开来写,而是从祖孙三代田野“散步”这一很平常的一角切入,重点写了“选路”这一细节,三代人之间深沉真挚的爱意便流淌其间,显示出作者选材的巧与新。又如萧乾的《枣核》,写一位美籍华人对故乡的深切思恋,文章没有拓开笔墨撷取多个镜头依次展开情节,而是从头到尾扣住“枣核”这一小物体叙写,其中为寄托思乡情而在家中筑“北海”等内容情趣盎然,匠心独运,那浓浓的故土情结令人动容。由此可见,要写出具有新意的“三情”类文章,首先必须选取小巧的切入口,具有由小见大的选材眼光。 二、落笔要实。有了新的角度,必须有实的材料。实,既指事件真实,也指内容具体。落笔要实,是指叙写过程翔实,不笼统空泛,感情由衷而发,不哗众取宠,不无病呻吟。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写父亲买橘子,写父亲的背影,笔墨何等细致具体,正是由这些细笔描绘的事情作载体,“我”的感动之泪、伤心之泪才有了实在的感情基础。又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也是通过具体记叙观察蜜峰、梦中寻师等七件事表现真挚的师生情的。总之,构思之新必须通过“笔墨之实”才能实现,“实”才能出新。 三、立意要新。同样的题材,可以写出立意相差甚远的不同文章。求异求新是立意的灵魂,我们应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境界。例如《羚羊木雕》写了同学间的纯真情谊,但这并不是立意的全部,文章通过一家人对赠送羚羊木雕的不同态度的记叙,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家长如何尊重学生的情感这一全新的主题,这就使文章的立意闪烁出创新的光芒。 四、语言要美。真情、深情本质上就是美的,但情感是一种内心感悟,它必须通过语言凸现。传情的语言的美,既不能靠滥用“啊”之类的叹词,也不能靠矫揉造作,而必须靠投入和提炼。投入,是指作者要感动于读者之前;提炼,是指要通过推敲比较选用最真切动人的语言。例如《金黄的大斗笠》的结句:“远看,斗笠像个大蘑菇,是那么美。阳光照着它,雨水润着它,它是那么有生气。”正是作者的心灵投入到文章的情境,自己首先被所写内容深深地陶醉了,才能提炼出如此鲜活、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