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
如东县张伟高中生物名师创新团队在我校开展2024-2025学年度第三次主题研修活动
2024年11月22日,如东县张伟高中生物名师创新团队在我校举行第三次集中主题研修活动,本次活动主题是“研学育人”教育主张下的生物学大概念进阶教学研讨。参加这次活动的对象包括如东县张伟名师创新团队的18名成员以及我校生物教研组的老师,本次活动共安排“专家引领”“教学观摩”“课改讲座”“观摩分享”“专题讲座”五个环节。
江苏省清浦中学张大海教授开展了以“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学概念进阶教学”为主题的讲座。讲座中张大海教授主要讨论了素养导向的知识教学,强调了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性思维,以及如何在特定情境下通过调用认知和非认知的心理因素来满足复杂需求。张大海教授提出,要改进教学,需要将碎片化符号化的知识转变为结构性、主体性和深层性的知识,实现学生与学习内容的充分互动。同时,要通过大概念作为教学组织和学生理解的知识的新锚点,实现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此外,张大海教授还提到了通过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来提高知识的迁移性,以及设计核心素养发展的载体和学习目标。最后,张大海教授倡导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元对话,引领性的学习主题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张大海教授的讲座给全体成员以深深的启迪,为今后团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团队成员徐小燕老师执教《细胞的能量通货——ATP》一节新授课。
团队成员印陈老师执教《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一节新授课。
团队成员朱东来老师执教《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一节新授课。
团队成员陈俊宇老师执教《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一节新授课。
团队成员陈晶晶老师执教《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一节新授课。
团队成员张雪群老师做了题为《高中生物学“研学育人”教育主张的研究历程》的专题课改讲座。 团队成员李燕老师做了题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生物大单元教学设计》的专题课改讲座。
团队成员高雪梅老师做了题为以《细胞的分裂、衰老和死亡》为例的情景贯穿式复习研究的专题课改讲座。
团队成员袁嘉莉老师做了题为基于实验操作的教学研究,以《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为例的专题课改讲座。
团队成员黄小凤老师做了题为《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策略研究》的专题课改讲座。
如东高级中学曹玉婷:
经过生物名师创新团队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我收获颇多,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视野,更让我对生物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首先聆听了张大海教授题为《素养导向的知识教学》的讲座,从多个角度对核心素养进行追问。结合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分析素养目标与知识学习间的落差-惰性知识。经分析,惰性知识的产生并不是源于知识本身,而是教学没有充分的挖掘,值得深思。
另外,听取了几位老师的微课和讲座。他们不仅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还展示了他们在教学创新方面的独到见解。我深受启发,意识到作为一名生物老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如东县第一高级中学王磊:
本次活动中,聆听了张大海教授有关“素养导向的知识教学”讲座,为我们生物课堂教学带来了宝贵的启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层面,而应更加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包括科学思维、实验技能、问题解决能力等,围绕素养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思考设计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科学思维,还可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将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总之,素养导向的知识教学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今后在教学中务必要将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努力让学生做知识的理解者、运用者和创新者。
如东县马塘中学孙焱:
今天上午参加了张伟主任名师创新团队的活动。首先有幸聆听了张大海教授关于《素质导向的知识教学》的讲座。讲座围绕4个方面阐明了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教学,为我们今后的大概念教学指明了道路。接着又听了5位老师的微课和4位老师的讲座。老师们用极短的时间讲清楚课堂的重点和难点,着实不易。最后张伟主任又展示了十几年来的课堂研究成果,让我们感受到专家成长道路的不易。今后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上不断探索,也要勤于阅读和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地成长。
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蔡银银:
本次活动我们首先通过张大海教授讲座学习素养导向知识教学,讲座从核心素养的追问,素养知识与知识学习的落差-惰性知识,知识教学与核心素养应然关系,素养导向知识教学逻辑和要点,单元教学设计案例五方面。我们通过专家讲座学习更深刻理解核心素养,认识到从知识到素养,到素养载体,素养落地保障,最后到途径。基于理论,归于实践,通过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摩尔根基因到分子生物学基因的案例分析,学会用科学史理解基因概念的构建。然后我们聆听了五位老师微课和五位老师的微讲座,微课逻辑紧凑,语言精炼,微讲座以理论看实践,反思教学工作。最后张伟主任高中生物学“研学育人”理论实践研究,从长远角度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对自己有要求,关注自身成长。
领衔人张伟主任做了题为《高中生物学“研学育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讲座,全面阐述了从“研学课堂”教学主张跨越到“研学育人”教育主张的研究心路历程。
最后,领衔人张伟主任展示了十几年来江苏省的研究课题及各项成果,提出一个教师的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的深度决定着他文化的底蕴,阅读的厚度决定着他知识的结构,阅读的韧性决定着他行走的距离。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申报和阅读书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领衔人张伟主任对下一次的团队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进行阐述,对读书演讲的形式进行了规范,期待下一次的再相聚。
在浓烈的学术氛围中,安安静静的体悟和互动交流,听到了自身拔节成长的声音,从专家、学员身上,学到的更有益的东西是一种品质——坚毅与执着。从一个人的成长到一个团队的发展,愿时光慢慢走!愿我们感恩过往,珍惜当下,期待未来!
常讲,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荀子·修身篇》中讲到“路虽远,行则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今后全体成员将沉心阅读,阅读不但提升个人的格局,也滋养了团队的情怀。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它像蒲公英的种子一般播撒于每一位教师们的心灵之上,也将更多更新的知识和思想传递给我们的学生。
通过本次活动,团队成员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还需不断学习和内化才能在专业上有更深刻的思考与理解。期待下一次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