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著名作家,北大教授曹文轩报告会”上的欢迎辞
曹津源
2006年10月21日
尊敬的曹文轩教授,老师们,同学们: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南黄海的“金帆”承载着十年的丰硕成果乘风而来,又为我们请来了尊敬的客人――著名作家、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曹文轩先生。请允许我代表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四千名师生向远道而来的曹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曹文轩先生是我们江苏盐城人,他的纯美小说风靡中学生群体,我校很多同学都曾经走进他的作品,接受他思想的熏陶。今天我们能与曹先生面对面,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中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课题,曹先生都曾把脉过,沉思过,指点过。他是中学生人生道路的引领者,心理疾病的诊疗者,健康思想的设计者。例如很多人都在说“苦”,都在诉“苦”,究竟怎样看待“苦难”?曹教授对此就有独到的精辟的见解。他说:“面对苦难,我们应有感恩之心。”“现在,全社会都弥漫着享乐的气息,弱化着读书的氛围,渲染和夸大着孩子的苦难。其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苦难!苦难是社会生活中永恒的主题!”曹教授说他最不喜欢的季节是春天,因为这是青黄不接的时候。童年吃过青草,饿得甚至想啃石头的经历让他刻骨铭心。因此,曹教授认为对今天的学生进行必要的“苦难教育”,其意义远远高于语文基础知识教育、作文教育。又如对美育的地位作用怎么看?曹先生的见解也很精辟。他说:“没有情调的人生是一种质量低下的人生。”他认为,我们共和国的教育最缺少的是审美教育,而美的力量绝对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情调与知识、思想同样重要。对当代文学创作的格调、风格、风气,曹先生的见解也确实引人深思,他直斥文坛“谁谈崇高谁就虚伪,谁谈美谁就矫情,谁谈风雅谁就附庸风雅”的怪现象,他认为一个人、一个民族的风雅常常是从附庸开始的。他认为,韩剧之所以在中国那么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韩剧干净、唯美,大美,美丑分明。还有,曹教授对中学生为什么要读课外书,读哪些书,怎样读书,也都有着充满睿智的见解。
同学们,你们也许并不缺少人生道路的美好憧憬,缺少的是大师智者的引领指点;你们也许并不缺少真实思想的倾吐与交流,缺少的是能把你通体照亮的思想闪光;你们也许并不缺少澎湃的激情和创新的冲动,缺少的是令你顿生醍醐灌顶之感的智慧诠释。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曹教授给我们以智慧之光,引领我们健康成长吧!谢谢!
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文学报告会会场
著名作家曹文轩教授接受绿岸文学社记者采访
著名作家曹文轩教授为我校题辞
著名作家曹文轩教授接受绿岸文学社记者采访并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