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请允许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个地区、一场悲剧、一位研究生。一个地区是云南省丽江市的永胜县。这里临近西藏和四川,有的是绵延不尽的荒山野岭,风景优美,民风淳朴,但经济落后,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即使是条件最好的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也是有窗户没有玻璃,冬天上课学生冻得发抖。一场悲剧是,就在这永胜县,有一个学生为了筹足学费,卖掉了全家赖以生存的土豆,东挪西借以后还差十几元,怎么办?该学生的姐姐就将自己的辫子剪下来拿到集市上去卖,可是整整一天就是没有卖出去。回家的路上,精疲力尽的姐姐望着迷茫的村庄,犹豫着,无奈着,痛苦着,最终纵身跳下了悬崖。西部边陲的落后,花季少女的悲剧,深深刺痛了大连海事学院的一位在读研究生。2003年秋天,他决定保留学籍一年,毅然报名参加志愿者行动,从此与永胜县大山深处的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年的支教生涯结束了,他的支教热情却更加高涨。他把花季少女的悲剧编成剧本上演,向全社会大声疾呼,自己到废品收购站里收集旧课本,以致被周围群众误认为是专收废品的“破烂王”。他的执著,他的真爱,他的义举成了众多媒体的头条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在辽沈大地引发了一场资助西部学子的爱心大行动。这位研究生是谁?我现在自豪地告诉大家,他就是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1999年的优秀毕业生刘俊杰。如果说刘俊杰是精神文明建设园地里的一朵小花,那么如东高级中学的以德立人的理念和校风就是培育这朵小花的沃土。不是吗,2004年3月,血液里流淌着母校精神的刘俊杰写信给樊志瑾书记,希望母校师生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很快,近万元捐款和数千册图书寄往永胜县的梁官中学。这样,“西出阳关多故人,春风频度玉门关”,刘俊杰成了母校德育春风的受惠者和引渡人。今天,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我们不妨作这样的解读:刘俊杰情系国家富强,志在西部开发,这是“以热爱祖国为荣”;刘俊杰忧辍学儿童之忧,急山区贫民之急,这是“以服务人民为荣”;刘俊杰为使山民子弟摆脱愚昧无知,大声疾呼、以身垂范办好教育,这是“以崇尚科学为荣”;刘俊杰为支教省吃俭用,不顾脏和累,一头扎进废品收购站淘旧教科书,这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刘俊杰以自己的一腔爱心带动了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加入支教队伍,这是“以团结互助为荣”;刘俊杰2006年3月7日又一次踏上了赴永胜山区之路,他说他还有太多的承诺必须兑现,这是“以诚实守信为荣”……刘俊杰以他的实际行动为我们的校风育人篇书写了闪光的一页,他是我们在校师生践行“八荣八耻”的榜样。正是有了像刘俊杰这样的先进分子,我校的立校之魂才能薪火相传,代有创新。虽然我们和刘俊杰比较身份不同,所处情境也不一样,但是知荣明耻应是我们当代青年、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刘俊杰是前行者,我们定能跟上,与他一起唱响“八荣八耻”歌。为此,我现在带领大家面向国旗,庄严宣誓(请全体师生举起右手):我决心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