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务公开
如东县教育局关于印发2017年教育人事工作要点的通知
如东县教育局文件
东教人〔2017〕7号
如东县教育局关于印发
2017年教育人事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镇教育联络组、各县直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
现将《2017年教育人事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如东县教育局
2017年2月23日
2017年教育人事工作要点
一、总体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人才强教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如东县“十三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2017年全县教育体育工作意见》和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实施《如东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促进公平为基本要求,以优化结构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更加注重师德建设,更加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和培养,更加注重优化乡村教师资源配置,更加注重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更加注重健全教师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教育人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倾力打造“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育人才队伍,努力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重点工作
(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贯彻落实《如东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各镇、各校要依据《实施意见》,结合本地、本校教师队伍实际,制订实施细则,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为本单位教师队伍建设的头等大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各镇、各县直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细则于3月底前报教育局人事科备案。
2.推动基层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教师教育常态化。县教育局以“潜心修炼、争做四有好老师”为主题,组织全县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各镇、各校要根据《如东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和今年师德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围绕教师政治思想、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制订详细的教师教育计划,切实开展教师教育活动。要充分发挥本单位党组织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将教师教育和本单位党建工作结合起来,坚持每周一次政治学习常态化。
3.培树典型,大力弘扬师德正能量。县教育局将在如东教育信息网“师德典型”专栏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组织新一轮综合系列“五评选”和新一届优秀青年教师评选活动,结合“送培到镇(校)”,组织优秀教师事迹巡回演讲活动,结合庆祝教师节表彰优秀教师,推荐评选2017年度南通市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群体。各镇、各校要注意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要定期开展镇本化、校本化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要通过校园网、优秀教师事迹进课堂等形式,大力宣传本单位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4.不断完善师德监督考评制度。各镇、各校要组织教师重温《如东县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努力使全县广大教师将“行为准则”作为自己的从教指南,内化于心、外显于行;要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继续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要畅通师德失范举报途径,继续实行师德失范信访督办制度和“有报必查、查实必究”制度。县教育局将于6月和12月组织学生、家长评议教师和教师从教行为问卷调查活动。教育部今年将颁布教师誓词,届时各单位要根据要求,组织教师集体宣誓并建立新教师入职宣誓制度。
(二)提升教师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专业素养
5.积极探索教师全员培训新模式。在继续开展“送培到镇(校)” 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联合县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教师网络培训,提高教师培训参与度,提高教师县级培训学时。配合如东中专制订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计划,有序培养“双师型”教师。努力提高专业教师出国出境培训比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省级校长、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承办省“名师送培”工作。
6.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科学性。根据即将出台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培训课程标准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不断改进教师培训内容,联合县教师发展中心研究制订适合我县教师队伍、特别是乡村教师队伍现状的培训指南,指导各镇、各校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7.加强教师培训管理。上半年研究制订教师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实施细则,规范培训学分登记,探索建立培训学分银行,激发教师参训动力,从政策层面引导我县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
8.进一步强化教育人才工作。召开教育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我县教育人才工作思路。根据我县教育发展实际,研究制订我县教育人才工作中长期规划(2018~2025)。修订教育人才考核办法,做好名优人才学年度考核工作,充分发挥名优人才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修订县级教学系列名优人才评选办法,使长期坚持教学一线实绩突出的教师、长期坚守乡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工作并做出贡献的教师脱颖而出。组织新一届教学系列“五评选”工作。做好第四期名师提高班学员结业考核工作,遴选第五期名师提高班学员,启动第五期名师提高班。配合苏州大学做好首届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学员毕业考核工作。
(三)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9.推动校长任用考核改革。积极落实中小学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任职资格和条件,完善选拔任用、激励保障和管理监督机制,激发校长办学治校活力。
10.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订《如东县教育系统后备干部培养规划》,组织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有序培养后备干部,提高教育行政干部队伍的活力,努力把公道正派、胸襟开阔、严以律己、领导经验比较丰富的优秀干部选拔到校长岗位上来。
11.严格干部队伍管理。加强干部队伍调研工作,落实《如东县教育行政干部聘用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到龄不担任现职干部人员管理实施意见》和《如东县教育系统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暂行办法》。根据需要做好教育行政干部调整工作,做好县直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镇教育联络组党政主要负责人学年度述职测评工作,组织教育行政干部届中考核工作。
12.做实干部培训工作。根据即将出台的乡村校长培训课程指南,提升乡村校长培训实效。继续组织“教育艺术与管理智慧”高级研修班,分层次组织教育行政干部实务培训,提高教育行政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法规意识、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提升办学理念。实施新任职干部跟岗培训制度。
(四)优化教师管理服务,激发教师队伍生机活力
13.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科学报送2017年省级乡村教师定向师范生编制计划,新招聘教师岗位向乡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倾斜,努力为乡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培养补充更多的好老师。配合省市做好县级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终期考核工作,组建第二期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立乡村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提供符合乡村教师实际需要的培训。进一步鼓励县城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到乡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长期支教、任教。
14.着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不断健全教师管理服务制度,进一步营造教师发展良好生态。推进教师资格职称评价制度改革,职称评审推荐向一线优秀教师、向乡村教师倾斜。推进调整教师考核评价导向,完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教师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教师管理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提高教师管理服务效率。实施“县管校聘”教育人事管理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城镇优秀校长教师向乡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流动。
15.做优义务教育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工作。修订我县义务教育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教师流动实施办法,引导乡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教师安心工作,引导县城教师乐意到农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支教。评优评先、名优人才评选、职称评审等进一步向乡村教师倾斜。县城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教师申报高一级职称、申报特级教师、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评选市级以上综合表彰奖励,均须有2年以上乡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或薄弱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交流或任教的经历。
16.完善城镇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名优人才到乡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服务机制。县城及镇(区)政府所在地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的县教坛新秀以上名优人才,按不低于15%的比例交流到乡村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任教不少于2年,任教期间工资人事关系调任教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由任教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实行管理。任教期满由任教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实行考核,考核合格的,回原单位工作;考核不合格的,由教育局统一安排到其他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工作,但不得回原单位。
(五)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做优教育人事常规工作
17.加强人事干部自身建设。树立为教师服务、为基层宝威体育-(中国)科技公司服务、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的教育人事工作理念,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守纪律,坚持原则,不徇私情。不断学习研究人事管理、人才工作政策法规,加强干部人事人才政策研究和形势研判,创新新形势下教育人事工作机制体制,提高干部人事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深入基层调研,着力改进工作作风,提高人事人才工作服务保障能力,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师发展环境。
18.做好教育人事常规工作。严密组织教师招聘、教师流动、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等工作,定期维护教职工数据库、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和省教职工信息管理系统,适时规范办理辞聘、解聘和退休人员手续,规范工资审核、审批程序。做好教师资格认定、定期注册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验证工作。悉心做好共青团、老干部和人事信访工作。
抄送:南通市教育局人事师资处 |